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解释了为什么鳄鱼自恐龙时代以来几乎没有变化,这种受环境变化控制的“走走停停”的进化模式。
今天的鳄鱼与2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的鳄鱼非常相似。现在存活的物种也非常少,只有25个。其他动物,如蜥蜴和鸟类,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数千个物种的多样性。
在史前,我们还看到过一些我们今天看不到的鳄鱼,包括像恐龙那么大的巨人、植食动物、跑得快的动物和生活在海里的蛇形动物。
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解释了鳄鱼如何遵循一种被称为“间断平衡”的进化模式。
它们的进化速度通常很慢,但由于环境的变化,它们偶尔会进化得更快。特别是,这项新研究表明,当气候变暖时,它们的进化速度会加快,它们的体型会增大。
布里斯托尔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首席作者马克斯·斯托克代尔博士说:“我们的分析使用了机器学习算法来估计进化的速度。进化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量,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化石的测量值,并考虑到它们的年龄来计算。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测量了体型,这很重要,因为它与动物生长的速度、它们需要多少食物、它们的数量有多大以及它们灭绝的可能性有多大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鳄鱼的多样性有限以及它们明显缺乏进化是进化速度缓慢的结果。看起来这些鳄鱼的身体结构非常高效和多才多艺,它们不需要为了生存而改变它。
这种多样性可以解释为什么鳄鱼能在恐龙灭绝的白垩纪末期的流星撞击中幸存下来。鳄鱼通常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得更好,因为它们不能控制自己的体温,需要环境的温暖。
恐龙时代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鳄鱼的种类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要多得多。能够从太阳获取能量意味着它们不需要像鸟类或哺乳动物那样吃那么多温血动物。
斯托克代尔博士补充说:“看到地球和与我们共享地球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多么复杂的关系,真是令人着迷。这些鳄鱼的生活方式多样,足以适应自恐龙时代以来发生的巨大环境变化。”
研究小组的下一步是找出为什么一些史前鳄鱼灭绝了,而另一些却没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